纵观古代典籍,“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的《易经》是蕴含中国古老、深邃的经典。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,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,从安邦治国,兼济天下,到独善其身,明达君子之志,历代大儒无不反复研读,希望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。 《易经》讲天地万物之理,能让我们洞悉了自然事物怎样运行的机制和机理,而读过它的人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?只是不经论证的接受,人云亦云,这样的盲从,即使获取了再智慧的真理都没有用。
![]()
盲从和迷信是我们不能从经典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最大障碍。大部分都是对于前贤的言论,不去追问为什么,对于既定的学说,也从不审查它们的合理与否。一点都没有自己的批判性思考,也不敢去否定权威,更别谈想在学术研究上取得进步了。 例如古人觉得八卦符号分别代表天、地、水、火、风、雷、山、泽八种事物,传统易学就是以这几种事物的组合来解释卦理与经文。但当我们面对这个言论时,我们首先要问:为什么八卦符号可以来代表这八种事物?我们需要找到这组对应关系成立的根据。只有我们找到依据时,我们才能够认可这些言论。 孔子说:“始作《易》,其有忧患乎者?”人生是离不开忧患的。全球现如今面临着诸如气候变暖、资源消耗等共同的问题,对于这些忧患,其实都可以从《周易》中辩证地寻求到解除的智慧。 将现实意义与经典相结合进行分析才能对我们有更大的帮助,不断辩证地去看待问题,不断反观自身,也许寻求的答案就能领悟到。翟山鹰商业弟子预选群以传承5000年的中国文化塑造新生,带领大家一同修行,寻求人生的解答。
![]() |